欢迎访问本站淘宝网店【汇朋家纺】
直刺<1【气海穴】虚脱,形体羸瘦,脏气衰惫,乏力,水谷不化,绕脐疼痛,腹泻,痢疾,便秘,小便不利,遗尿,遗精,阳痿,疝气,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带下,荫挺,恶露不尽,胞衣不下,水肿鼓胀,脘腹胀满,大便不通,泄痢不禁,癃淋,产后恶露不止,四肢乏力,妇科病,腰痛,食欲不振,夜尿症,儿童发育不良,白浊,恶露不止,喘息短气(元气虚惫),中风脱证,胃腹胀痛,呃逆,呕吐,泄痢不止(脾气虚弱),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益肾固精,生发阳气
发起人:IPSC  回复数:0  浏览数:1136  最后更新:2022/1/10 12:46:04 by IPSC

选择查看 搜索更多相关主题  帖子排序:
2022/1/10 12:46:04
IPSC
四周海风吹吹





高官

角  色版主
发 帖 数:7700
经 验 值:216906
注册时间:2002/9/27
直刺<1【气海穴】虚脱,形体羸瘦,脏气衰惫,乏力,水谷不化,绕脐疼痛,腹泻,痢疾,便秘,小便不利,遗尿,遗精,阳痿,疝气,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带下,荫挺,恶露不尽,胞衣不下,水肿鼓胀,脘腹胀满,大便不通,泄痢不禁,癃淋,产后恶露不止,四肢乏力,妇科病,腰痛,食欲不振,夜尿症,儿童发育不良,白浊,恶露不止,喘息短气(元气虚惫),中风脱证,胃腹胀痛,呃逆,呕吐,泄痢不止(脾气虚弱),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益肾固精,生发阳气





气海穴 
气海穴;是人体内的一个穴位。又名脖胦。出自《灵枢·九针十二原》说:"肓之原,出于脖胦,脖胦一"。


是任脉穴位名称,位于腹正中线脐下1.5寸,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该穴位于人体的下腹部,直线连接肚脐与耻骨上方,将其分为十等分,从肚脐3/10的位置,即为此穴。



位置
位于体前正中线,脐下1.5寸


主治
虚脱、形体赢瘦、脏气衰惫等


位置
人体气海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气海穴位于人体的下腹部,直线连结肚脐与耻骨上方,将其分为十等分,从肚脐3/10的位置,即为此穴。


在腹白线上,深部为小肠;有腹壁浅动脉、静脉分支,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十一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治疗
经属:任脉。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和肋间,破气血淤,身体失灵。


主治:虚脱、形体羸瘦、脏气衰惫、乏力等气虚病证;水谷不化、绕脐疼痛、腹泻、痢疾、便秘等肠腑病证;小便不利、遗尿;遗精、阳痿、疝气;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带下、荫挺、恶露不尽、胞衣不下等妇科病证。水肿鼓胀,脘腹胀满,大便不通,泄痢不禁,癃淋,产后恶露不止,胞衣不下,四肢乏力。妇科病、腰痛、食欲不振、夜尿症、儿童发育不良等。此穴位为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


配伍
三荫交穴治白浊、遗精;
关元穴治产后恶露不止;
配灸关元穴、膏肓、足三里穴治喘息短气(元气虚惫);
关元穴命门穴(重灸)、神阙穴(隔盐灸)急救中风脱证。
足三里穴脾俞穴胃俞穴天枢穴上巨虚穴治胃腹胀痛、呃逆、呕吐、水谷不化、大便不通、泄痢不止(脾气虚弱);
足三里穴合谷穴百会穴治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


刺灸
直刺0.5~1寸;可灸。孕妇慎用。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气海穴是针灸保健要穴。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载:"气海穴者,是男子生气之海也。"此穴有培补元气,益肾固精,补益回阳,延年益寿之功。常用的灸法有气海穴温和灸、气海穴隔姜灸和气海穴附子灸等。


气海穴温和灸:将艾条点燃后,在距气海穴约3cm处施灸,如局部有温热舒适感觉,即固定不动,可随热感而随时调整距离。每次灸10~15分钟,以灸至局部稍有红晕为度,隔日或3日1次,每月10次。

气海穴隔姜灸:取0.3~0.5cm厚的鲜姜一片,用针穿刺数个针孔,覆盖在气海穴上,然后置小艾炷或中艾炷于姜片上点燃施灸。每次3~5壮,以灸至局部温热舒适,灸处稍有红晕为度。隔日或3日1次,每月灸10次。

气海穴附子灸:取0.3cm左右厚的附子片,以水浸透后在中间用针刺数个针孔,放在气海穴上,于附片上置黄豆大或枣核大艾炷施灸,以局部有温热舒适感或稍有红晕为度。每次3~5壮,隔日或3日1次,每月10次。


现代也常用温灸器灸,可用灸盒置艾条或艾绒后放在气海穴上,每次施灸15~30分钟,每天1次,10天为一灸程。也可每周施灸1~2次,长期应用。


名称释义
肓之原穴。


脖胦穴,丹田穴,下肓穴,下言穴,气泽穴,膊胦穴,季胦穴。


任脉水气在此吸热后气化胀散。

(1)气海穴。气,气态物也。海,大也。气海穴名意指任脉水气在此吸热后气化胀散。本穴物质为石门穴传来的弱小水气,至本穴后,水气吸热胀散而化为充盛的天部之气,本穴如同气之海洋,故名气海穴。气泽名意与气海穴同,泽指穴内的天部之气为混浊之状。

(2)脖胦。脖,脖子也。胦,中央也。脖胦名意指任脉气血在此循腹正中线而行。

(3)丹田。此为道家术语,道家视脐下腹部为丹田,故名。

(4)下肓。下,下部也。肓,心下肓膜也,此指穴内物质为脂类物质。下肓名意指任脉气血中的膏脂之物在此随水气的胀散而输向人体各部。

(5)下言。下,下部也。言,肺之声也。下言名意指穴内气血为肺金之性的凉性水气。

(6)膊胦。膊,大膀子也,肉之聚也,此指脾土。胦,中央也。膊胦名意指本穴的天部水气中亦含有一定的脾土尘埃。

(7)季胦。季,季肋也。胦,中央也。季胦名意指任脉的强劲之气由此亦会输向气血较少季肋部位。


气血物质为充盛的天部之气


循任脉上传荫交穴


生发阳气。






QQ:17182898
微信:ipsc1978
邮箱:17182898@qq.com
用户在线信息
当前查看此主题的会员: 1 人。其中注册用户 0 人,访客 1 人。


MM0759.com   (C)1998-2008 Design: IPSC 【粤ICP备11011230号-1】

  • 联系我们 - http://mm0759.com - 论坛存档 - 返回顶部
    BBSXP 2008 SP2 v8.0.5.081208 ACCESS © 1998-2024
  • Processed in 0.80 second(s)
    Server Time 2024/5/6 2:4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