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本站淘宝网店【汇朋家纺】
直刺<1【水分穴】腹水,反胃呕吐,脐痛,浮肿,水肿,小便不通,腹泄,腹痛,反胃,吐食,腹泻,纳呆,气滞水肿,脾虚水肿,鼓胀,浮肿水肿,腹水(腹积水),腹胀,肠鸣,泄泻,翻胃,小儿陷囟,腰脊强急
发起人:IPSC  回复数:0  浏览数:1123  最后更新:2022/1/10 13:05:25 by IPSC

选择查看 搜索更多相关主题  帖子排序:
2022/1/10 13:05:25
IPSC
四周海风吹吹





高官

角  色版主
发 帖 数:7700
经 验 值:216906
注册时间:2002/9/27
直刺<1【水分穴】腹水,反胃呕吐,脐痛,浮肿,水肿,小便不通,腹泄,腹痛,反胃,吐食,腹泻,纳呆,气滞水肿,脾虚水肿,鼓胀,浮肿水肿,腹水(腹积水),腹胀,肠鸣,泄泻,翻胃,小儿陷囟,腰脊强急











水分穴 
水分穴,是人体穴位,别名:中守穴,中管穴,分水穴。为任脉上的重要穴位之一,主治腹泻等疾病。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1寸。



取穴道的时候常让患者采用仰卧的姿势,以便实施者能够准确的找寻穴道和顺利的实施相应的按摩手法。水分穴位于人体中腹部,肚脐上一指宽处(即拇指的宽度)。


别名
中守穴,中管穴,分水穴
主治
腹泻等疾病



拼音
Shuǐ fēn


针灸法
直刺0.5~1寸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


简介
水分穴 Shuǐ fēn(RN9)


穴义:任脉的冷降水液在此分流。


解剖:在腹白线上,深部为小肠;有腹壁下动脉、静脉分支,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八、九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人体穴位配伍:
天枢穴地机穴治腹水;
内关穴治反胃呕吐;
中封穴曲泉穴治脐痛;
脾俞穴三荫交穴治浮肿。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


运行规律:大部分循任脉向下流行,小部分散于任脉之外。


功能作用:分流水湿。


治法:寒则通之灸之,热则水针。


穴位解释

(1)水分穴。水,地部水液也。分,分开也。该穴名意指任脉的冷降水液在此分流。本穴物质神阙穴传来的冷降经水及下脘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经水循地部分流而散,故而得名。分水穴名意与该穴同。

(2)中守。中,与外相对,指中间穴。守,把守也。中守名意指本穴的地部经水循腹正中线的任脉下行。本穴物质为神阙穴冷降而至的地部经水及下脘穴传来的地部经水,由于地球重力场的作用,经水循任脉直流而下,本穴如同在经脉道路中间穴有关卡把守一般,故名中守。

(3)中管。中,中间穴也。管,管道也。中管名意指任脉的地部经水大部分循任脉向下流行。本穴为任脉气血由气向液的转化之地,转化后的液态物则循任脉道路向下而流,任脉如同经水下行的管道一般,故名中管。



临床治疗

辩证
【功用】通调水道穴、理气止痛

【主治】水肿,小便不通,腹泄,腹痛,反胃,吐食。


【配伍】
天枢穴三荫交穴足三里穴,有调和气血,健运脾胃的作用,主治绕脐痛,腹泻,纳呆。
气海穴,有行气利水的作用,主治气滞水肿。
三荫交穴脾俞穴,有健脾利水的作用,主治脾虚水肿。
荫交穴足三里穴,有健脾和胃,活血祛瘀,益气行水的作用,主治鼓胀。


治疗
【操作】直刺1~2寸;可灸。


【文献摘要】
《外台》引甄权云:主水病腹肿,孕妇不可灸。
《铜人》:若水病灸之大良,或灸七壮至百壮止。禁不可刺,针,水尽即毙。
《聚英》:当小肠下口,至是而泌别清浊,水液入膀胱,渣滓入大肠,故曰水分穴


主治病症
腹泻、浮肿水肿、腹水(腹积水)、腹痛、腹胀、肠鸣、泄泻、翻胃、水肿、小儿陷囟、腰脊强急等。







QQ:17182898
微信:ipsc1978
邮箱:17182898@qq.com
用户在线信息
当前查看此主题的会员: 1 人。其中注册用户 0 人,访客 1 人。


MM0759.com   (C)1998-2008 Design: IPSC 【粤ICP备11011230号-1】

  • 联系我们 - http://mm0759.com - 论坛存档 - 返回顶部
    BBSXP 2008 SP2 v8.0.5.081208 ACCESS © 1998-2024
  • Processed in 0.84 second(s)
    Server Time 2024/4/23 17:51:05